生态环境部:建材行业是全国碳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
时间:2024.06.25

建材行业是全国碳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的2024年“六零绿色建材日”主题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表示:“建材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有关企业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要求,已经连续多年开展了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核查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据基础,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


水泥行业企业下半年将开展碳排放数据月度存证工作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的建设任务,共纳入发电行业企业2257家,年度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达到50亿吨以上,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一个市场。截至目前,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4.6亿吨,累计成交额265亿元。


逯世泽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近3年来,总体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了企业减排控制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全国碳市场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特别说明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在采用的是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方式,没有设绝对的排放总量,并不影响行业的总体发展,这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节奏是高度一致的。”逯世泽介绍,从碳价看,2021年启动时为48元,到今年4月,碳价已经突破了100元。目前在100元左右波动。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建材行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据基础,但建材行业工序相对复杂,核算边界的划定比较复杂,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委托中国建材联合会牵头开展了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专项研究工作,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公开征求了意见,将尽快印发。”逯世泽介绍说,今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择机组织水泥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数据的月度存证工作。


建材行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需注意三方面问题


为推进建材行业未来更好地参与碳排放交易,逯世泽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是发展大势,降碳是世界潮流,为更好地发挥推动降碳的政策作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也将逐步收紧,根据国家“双碳”目标需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也将实施总量控制,实施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并且有偿分配的比例也会逐步扩大。


未来,每家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水平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议建材行业早动手、早准备,积极推动行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改进生产工艺,发展低碳技术,降低企业的排放水平。


二是尽快熟悉市场规则。今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法规,对纳入市场的每家企业明确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企业而言,有两大义务是必须严格履行的。一是清缴履约义务,按照《条例》规定,企业要按照其年度碳排放量履行相应的配额清缴义务;另一个义务,是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对填报的数据负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对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的企业和对数据质量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的企业,按照《条例》的规定将处配额相应数量的5倍—10倍罚款。按照目前碳价一吨100元算,企业数据造假的成本代价很大。


因此,希望建材行业企业,尽快熟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则,明确企业在碳排放核算、月度存证、清缴履约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着手制定企业的履约策略,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合理控制企业的履约成本。


三是加强企业能力建设。建议企业组建专门的人员和技术团队负责碳排放管理相关工作,提升企业的基础能力。也建议中国建材联合会加强对建材行业相关企业的培训。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是碳市场建立的根基,需要企业和联合会高度重视。企业要强化自身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类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在企业层面和重点设施层面落实、落细、落地,坚决杜绝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



NEWS
新闻资讯